为帮助学生突破“想与做”的思维壁垒,提升行动力与目标管理能力,4月18日14:30,大数据学院辅导员张亚萍老师以“从想到做:解锁行动力密码”为主题在博学楼303开展辅导员说完满活动。活动通过理论讲解、案例分析和互动实践,引导学生掌握从“想法”到“行动”的转化艺术。


聚焦行动力核心,锚定成长方向
张亚萍老师以“拖延症”“目标模糊”等大学生常见问题为切入点,结合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案例,深入剖析了行动力在目标实现中的核心作用。“行动力不是天赋,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培养的能力”,她强调,明确目标、拆分步骤、及时反馈是突破“空想困境”的关键。现场还通过“目标可视化”小游戏,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如何将抽象计划转化为具体行动。


直面障碍,破解行动难题
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“畏难情绪”“时间管理混乱”等障碍,张亚萍老师通过“障碍识别卡”互动环节,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身经历。同学们在交流中发现,许多阻碍行动的“绊脚石”往往源于认知偏差与习惯固化。对此,张老师提出“3F法则”(Face-正视问题、Focus-聚焦关键、Fix-制定方案),并结合专升本学学业规划的实际需求,给出个性化建议,如“每日微行动清单”“时间块管理法”等实用工具。

系统规划,赋能高效执行
活动的第三环节聚焦“行动计划的构建与落实”。张老师以“SMART原则”为框架,指导学生将大目标拆解为可量化、有时限的小任务,并通过“行动路线图”模板帮助学生梳理优先级。现场还设置了“我的30天挑战”承诺墙,同学们纷纷写下近期目标并签名,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承诺。“以前总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,现在学会了用系统方法应对不确定性。”张耀天同学感慨道。



从心动到行动,让改变发生
张亚萍老师寄语全体学生:“行动力的本质是‘开始的力量’,哪怕迈出一小步,也是通往成功的起点。”后续,将持续跟踪学生目标完成情况,助力学生将“行动力密码”真正内化为成长动能。此次辅导员说完满活动以问题为导向,以实践为纽带,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方法论指导,更激发了他们的内在驱动力。

(撰稿:大数据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:大数据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摄影:刘丽华 张耀天 张宁 于睿)